180703校园戏曲风——武汉市第八十一中学

表演者:校园戏曲风


  自己的婚姻自己不能作主,甚至连父母也无能为力,现在听起来,十分荒唐。但是,在有族长的时代,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情。族长可以无限制地发号施令,干涉人们的私生活。楚剧《赶会》的故事,就发生在这样一个社会历史的背景下。


  青年农民喻老四,深深地爱上雇主家的女儿张二妹,张二妹亦倾心于他。迫于族人的压力,二人未敢公开恋情,只是暗中交往。是日,该地举办一年一度的盂兰盛会,即庙会。这在农村是件大事,就像过节一样,人们都要去赶热闹的。老四想把心上人约去,顺便见见家人,也好互诉衷肠。


  张二妹家住张家湾,湾子里人多嘴杂,如何避开众人的眼睛和二妹一同走出张家湾,的确是一个大难题。正当一筹莫展之际,老四想到了好朋友繆老三。缪老三,人称三哥,为人性情秉直,言谈风趣,乐于助人,他是看着二妹长大的,打从二妹小时候就处处护着她。老四见到三哥后,想请三哥帮下忙,但却又难于启口,二人言谈中绕来绕去,绕了半天,三哥好不容易才弄明白老四的真正想法和要求。原来,老四和二妹是要以三哥出面作掩护,把二妹从张家湾接出来,约见心上人喻老四。三哥高兴地接受了二人的请求,小推车推着二妹,欢欢喜喜上路,成全了四哥二妹的盂兰盛会之约。《推车赶会》的故事,由此而展开。


  有关资料介绍,《赶会》是楚剧传统系列剧《喻老四》中的一折。初无脚本,以艺人即兴表演为主的“活本子”形态存在。1953年,作为专业表演团体的孝感楚剧团进行了首演。1956年,民营公助的光明楚剧团亦排演该剧,并参加湖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。同年,该剧载入《中国地方戏曲集成·湖北省卷》。1976年,北京电影制片厂将《赶会》摄成资料片。1986年,将其整理改编为《三拜堂》,《赶会》收为首篇。


  著名戏剧家阿甲先生这样评价:“《赶会》只有三个人演出,一个是老长工,推车的;一个是青年农民,拉车的;一个农家姑娘,坐车的。姑娘和青年闹恋爱,老长工很善意地开他们的玩笑。这个戏舞蹈性很强,三个人的服式非常华美,载歌载舞,边说边笑;这种艺术夸张就没有问题,看起来十分优美,十分和谐。这里面不仅使我们看到生活,还为这种轻松活泼的艺术风格所吸引。看了这个戏,就使人想到一幅很精美的图画,将我们引入画境。由于这种艺术风格,选择了恰当的题材,所以调和。”(阿甲·《戏曲表演论集》P166·上海文艺出版社)


  总之,《赶会》是业内称道的剧目,同时,也是迄今演出现场反应最为热烈的、深受观众喜爱的传统剧目。